欢迎访问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官网!

各地商会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各地商会

封面人物-王传福:越简单,越深邃
发布时间:2006年09月12日   阅读次数:2392次  

 

王传福,1966年生,安徽无为县人,比亚迪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,高级工程师、副教授。

 

 

越简单,越深邃

——解读王传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/ 汪崇峰

古罗马有一则故事:一位预言家设下的一个奇特难解的结,并预言能解开结的人,就是亚细亚的统治者。许多勇敢的人都无功而返。许多年过去了,当亚历山大面对这个结的时候,他抽出佩剑,一剑将结砍成两半——结解开了。

在很多时候,最简单地看待问题的方式,往往是最有效的方式。王传福就象是电池行业中的亚历山大,“简单”二字,就是藏在他心中的那把“剑”。

1995年,王传福挥起这把“剑”,斩向电池制造业。当时,中国人要造充电电池,在大多数人固有的思维中,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。一是技术劣势——既然是由日本人垄断的市场,制造充电电池“肯定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;二是成本门槛,从国外引进日产20万枚锂离子电池的自动化生产线,价格将近1亿美元。

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事实是,在很多尖端领域,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在输送来商品的同时,往往会刻意地夸大其核心技术的“高度”和“神秘性”,既为了获取高额利润,同时也为中国人的技术赶超设置一条“心理壁垒”。

对此,王传福却直言不讳地说:很多企业因为不了解技术,就把技术想象成一种令人畏惧的高度,但实际上有时技术就像一层窗户纸,一捅就破。

技术出身的王传福说出这番话,乍一看是功力深厚、胸有成竹。笔者认为,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也即他的“简单”,所以王传福能不受羁绊。这也是技术人员与技术型企业家的本质区别所在。

解决了技术“恐高症”后,对于动辄千万元的生产线,王传福干脆自己动手做设备,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。这样一来,王传福只花了4000万人民币就拥有了自己的生产线,不到前者的5。尤其令人称绝的是,王传福自己做出来的设备,简单到对一线工人的技术要求几乎为零。

因为“简单”,王传福抢占了成本上的巨大优势,用“小米加步枪”把“日本制造”从“王座”上赶了下来。王传福给人们的启示是,在商战当中,尤其是做高科技产业,过于复杂的思维,往往会虚拟性地增加事情本身的难度,以至于自己绊住自己的脚。

20031月,王传福再次“拔剑”,以2.7亿元的价格,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公司77%的股份,杀进了汽车制造业。一时之间,众人哗然,摩根银行将比亚迪的评级由“买进”改为“卖出”,香港股市也反应剧烈,比亚迪的股价一度连跌3天。人们并不看好王传福此举的原因,很简单也很可笑:奥克斯、波导等大牌民营企业都在纷纷从汽车制造业中退市,你比亚迪凭什么?

比亚迪到底凭什么——凭得还是王传福对汽车制造业“简单”的近乎直白的解读。在王传福的思维路径中,造汽车和造电池甚至和造自行车一样,没有本质的区别。汽车只是一个传统产业,和做手机相比,是更适合中国人的产业。手机零部件虽然只有200多个,但有些芯片中国人现在还没有搞明白,照抄都抄不出来。汽车不一样,汽车虽然很大、零部件很多,一部汽车大概有3000多个零部件,但如果把汽车拆开看看,复杂的还真是不多,只是量大而已——既然手机中国人都做得那么成功,汽车更应该不在话下。

简单,是拨开迷雾看本质。因为“简单”,加上技术上的自信,王传福轻易地就剥下了“高科技制造”的外衣。在这之前,王传福甚至车都不会开。

王传福和汽车“亲密接触”的方式,简单的就像小孩子搭积木——在上海保税区囤积了2000多名工程师,买了几十辆,凌志、丰田,哪个车好就买哪个来拆,研究每一个机件,拆完再装上。经过这样一捣腾,王传福成了汽车专家。

至于连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都放弃了的电动车,王传福认为,电机控制和整车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而比亚迪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技术,两者相加,比亚迪完全有能力能把电动汽车真正做成一个可以卖的商品——王传福的思维特征依然很“简单”。

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是一个成功企业家必需的素质之一。因为简单,使得王传福有了“看透”人生和经济运行法则的能力;因为简单,王传福敢于冒险;因为简单,王传福被人们称为“悍狼”;因为简单,王传福让对手感到“毛骨悚然”……“简单”是一种大智慧,越“简单”的领导人,往往越深邃、越有穿透力和杀伤力!

网页建议使用内核为 IE9及IE9 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技术支持:政维嘉楠